民間有喝臘八粥習俗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在中國遠古時代,“臘”本是一種祭禮。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冬祀的規(guī)模最大,也最隆重,后來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歷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天稱為“臘日”。臘日當時并不是固定在十二月初八,從先秦起,被當作“年節(jié)”歡度。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后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不過在這一天并不喝臘八粥,而只是作為祭奉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人們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保佑國泰民安,祈求豐收和吉祥。 趙之珩進一步介紹說,自從佛教傳入中國,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來贈送給門徒和善男信女們。傳說喝了這種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臘八粥也叫“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花樣越來越多的臘八粥已發(fā)展成具有地方風味的小吃。臘八粥原有的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為色味俱佳的節(jié)令美食。
上一篇: 綿陽街頭好吃的小店有哪些?
下一篇: 中國最美的十大景區(qū)是哪里?
各民族有哪些傳統節(jié)日及風俗?
五十六個民族的節(jié)日風俗
除了潑水節(jié)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傳統節(jié)日?
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有哪些 它們有哪些傳說?
藏族過什么節(jié)日?
民族傳統節(jié)日和風俗
4 2
164 0
139 0
12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