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定義,以下各項為 “自然遺產”∶ 從審美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由物質和生物結構或這類結構群組成的自然面貌; 從科學或保護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地質和自然地理結構以及明確劃為受威脅的動物和植物生境區(qū); 從科學、保護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天然名勝或明確劃分的自然區(qū)域。 2、文化遺產包括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動文物和不可移動文物。不可移動文物是指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畫、近現代重要史跡和代表性建筑。可移動文物是指歷史上各時代重要實物、藝術品、文獻、手稿、圖書資料、代表性實物等,分為珍貴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貴文物分為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傳統(tǒng)知識和技能,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包括:在民間長期口耳相傳的詩歌、神話、史詩、故事、傳說、謠諺;傳統(tǒng)的音樂、舞蹈、戲劇、曲藝、雜技、木偶、皮影等民間表演藝術;廣大民眾世代傳承的人生禮儀、歲時活動、節(jié)日慶典、民間體育和競技,以及有關生產、生活的其他習俗;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tǒng)知識和實踐;傳統(tǒng)的手工藝技能;與上述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場所等。 3、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指自然和文化價值相結合的遺產,例如中國的泰山、黃山
上一篇: 汕頭適合一日游的地方有哪些?
下一篇: 廣東省內哪里比較好玩?
自然景區(qū)如何吸引人?
傳統(tǒng)節(jié)日日期及習俗最簡短的?
肇慶星湖景區(qū)的自然條件?
什么是風俗?
中國每年的所有節(jié)日意義?
中國民族共同慶祝的四大節(jié)日?